解放軍佈雷作戰淺析

2016-03-19|大直

兩岸似乎已嗅到一絲和平的願景,但不可否認,中國大陸是臺灣最主要,而且是唯一具有軍事威脅的國家。最重要的是,中國大陸從未鬆懈對臺灣的武力對抗。也因此,臺灣在國防戰備上,永遠都是以反制中國大陸的武力入侵做為唯一想定。站在國防的觀點,就戰術上,中國大陸以佈雷方式對我重要航道及港口進行封鎖的機率,每年都在增加。佈雷作戰已經與其第二砲兵部隊的戰術飛彈形成兩大鐵拳戰術。因而反封鎖作戰,將是臺灣海軍面對傳統作戰中,發生機率最大的一種因應模式。

便宜有效 佈雷作戰大家愛

正因中國人民解放軍全力進行佈雷作戰準備,臺灣海軍在進行制海作戰時,正是以類似這套模式進行戰列部隊的精實訓練。而在反封鎖作戰中,如何妥善部署空中反制兵力,就是一項必需與空軍緊密協調的參謀計劃作為,因為在反封鎖作戰中,中國除了以低空戰轟機投擲水雷之外,依國防部軍事情報局的研判,以潛艦實施佈雷才是解放軍計劃中最為可行的方式。

軍情局之所以會一再對於封鎖作戰進行評估,主要是因美國一再警告臺灣,若繼續忽視水雷反制作戰,將會使臺灣在對外經貿上出現極大變數,造成臺灣軍方在尚未真正開戰的情況下,就被經濟面因素拖垮。

美國顧問在建議中強調海上封鎖是最有效的方式,尤其是佈雷更是最經濟的,因為水雷的製作低成本,但妥善率及殺傷力卻非常高,最重要的是,只要海域發現一顆水雷,周遭海域全都成為禁區,因而佈雷作戰的效益,是傳統封鎖作戰中最高的方式。

佈雷方式十分多元,不管是飛機、潛艦,甚至漁船皆可執行佈雷任務。依情報顯示,中國大陸於沿海各地的「水上民兵」,均開設有水雷訓練班,一旦北京當局決定對臺灣實施封鎖,即可運用漁船擔任佈雷任務。使用漁船佈雷,是因為漁船吃水淺,可在近岸水域佈放水雷,彌補了潛艦入水限制無法於近岸佈雷的缺陷。

另,佈雷不需要在水面、水下持續投入大量兵力,只要適時對雷區已引爆的水雷進行再佈放作業即可。以二次大戰為例,美軍在日本周邊海域佈下了12,000枚水雷。光是1945年4月到8月這五個月內,日本商船引爆431顆水雷,294艘遭水雷擊沈,平均28枚水雷即可轟沉一艘日本商船。

在美國顧問的強烈建議下,從「漢光20號」演習之後,臺灣海軍在進行掃佈雷作戰的任務上,便以一種「攻防一體」的作戰模式來進行訓練,取代過去消極式的被動掃雷作業,以期利用最精簡的兵力進行反制作戰。國防部多次進行兵棋推演,包括美國顧問在內均一致認為,中國大陸在對臺灣施加軍事壓力之時,有可能會選擇區域封鎖戰略,因為對於大陸而言,發動大規模傳統三棲式作戰行動,需要付出的成本過於高昂,而且,還不見得能夠在最初幾場戰鬥中就贏得勝利。

2008年,馬英九當選總統,雖然大陸與台灣之間的關係似乎已經有所改善,雙方加強了貿易及旅遊聯繫。不過,北京方面仍堅持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並表示在必要的情況下武力收複台灣。

中國更曾反覆警告,如果臺灣宣布獨立,其就會武力統一台灣。臺灣被迫不斷尋求更加先進的武器系統。這也讓臺灣與美國之間產生一定的默契,那就是美國國務院每年都會強調的一句話:「只要是防衛性武器,不是可以進行跨海作戰的主戰武器,美國都會主動而且是很高興的賣給臺灣。」

就反封鎖作戰來說,臺灣海軍目前所擁有的水雷反制載台(具)(MCMV)一共有3種,分別是4艘近岸獵雷艦(MHC)、4艘遠洋掃雷艦(MSO)以及2兩艘美軍除役封存的「鶚(OSPREY)」級海岸獵雷艦(MHC)。這些掃雷兵力,配合「達觀號」海洋測量船,進行全島週邊海域的水紋、聲紋資訊的測量工作。

水雷可分為五類:沉底雷、錨雷、漂雷、短索水雷及遙控水雷。

沉底雷是佈設在水底的水雷,錨雷(亦稱繫留雷)是由雷錨繫留在各種不同深度的水中,以阻擋各種不同排水量的船隻。錨雷是可以保持在水面以下的設定水深上。

漂雷顧名思義就是佈放在水面(水面漂雷)或水下一定深度上(定深漂雷)隨水流漂行的水雷。不過,1907年海牙公約限制使用漂雷,因為漂雷的特性是隨波逐流,是一種非固定對所有流經海域的軍民船隻均構成威脅。

按水雷的引爆方式,還可分觸發水雷(因船艦碰觸而引爆的水雷)及非觸發水雷(船艦與水雷接近到一定距離時,由水雷感應磁場、音響頻率等後引爆的水雷)。

積極研發 解放軍水雷數量大

中國大陸解放軍現役的水雷大多是屬於傳統式水雷,包括了錨雷、沈雷及漂雷。但近20年,大陸研製非傳統的特種水雷,包括了火箭水雷及自航雷。

大陸研製錨雷前後有五種型號,分別是錨一型、錨二型、錨三型、錨四型及錨五型。目前只有錨四型及錨五型仍屬於部隊配賦裝備。

錨四型水雷為1974年裝備部隊服役,屬於非觸發性深水水雷,代號M-4。具有抗磁力及聲波干擾能力,專門用於封鎖水深較深且水流流量較大的水下區域,由水面艦艇或潛艇佈設,使用音頻引信。

錨五型水雷的引信種類包括有觸發、定時及音頻等三種,但本型水雷佈設後有效時限為10年,因為本型水雷是使用火箭發動機動力快速上浮攻擊大、中型水面艦船和潛艇。其智慧化引信可接收聲波、磁力、水壓的信號。

在沈雷方面,解放軍前後發展了五種型號,可攻擊各型水面艦船和潛艇。現役為沈四型及沉五型水雷,代號C-4及C-5。

沉四型水雷使用複合式引信,具有抗掃能力,採模組化設計,主要用於攻擊中、小型水面艦船。沈五型水雷破壞半徑20公尺,用於打擊中、小型水面艦船。

傳統水雷還包括漂雷,解放軍使用的漂雷有兩種型號,但因漂雷實在不易控制,佈放後對本身一樣有威脅,再加上臺灣周邊港口水流特殊,佈放後可能回流到大陸沿海地區,所以現已停止研製。

特種水雷 最適合封鎖臺灣

特種水雷雖然包括了減威的訓練用的水雷,但是其遙控水雷、火箭水雷及自航雷都是殺傷力、準確性及針對性極其驚人的水下武器。

遙控水雷包括特一型(代號T-1或EM-52)、特二型(代號T-2或EM-53型)及特三型(代號T-3或EM-54)。均由中國艦船研究院701研究所研製。本型水雷可以遙控安全、戰鬥、爆炸三種功能狀態,特別適合佈設封鎖海灣,可以說是專門針對臺灣而發展的小戰區針對性水下武器。

在火箭水雷方面,解放軍已裝備這種配備複合式感側儀器的水雷,可經由遙控引爆攻擊。而攻擊模式就是由水下以火箭動力高速垂直上浮,攻擊船艦底部龍骨,形成大面積真空,造成艦身在瞬間無法承受外部壓力與內部應力而解體。

另一種火箭水雷,是以火箭動力上浮,在衝出水面後變成飛彈的特殊水雷。主要不是在水中攻擊目標,而是由水底發射,出水面後再從空中攻擊目標。

自航雷方面,目前已知是由中國艦船研究院701研究所和705研究所研製,屬於智慧型水雷。佈放軍艦或潛艦可以在佈放區20浬外,將自航雷發射出去,經由其自身導航定位系統,在到達指定位置後,就成為沉雷,伺機攻擊水面及水下目標。

推薦要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