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艦飛彈的霸主~魚叉飛彈

2016-10-22|Robin


魚叉飛彈以生產超過7,800枚,其中4,000枚以上出口外銷的記錄來看,堪稱西方世界當代最成功的反艦飛彈。其發展概念源自1965年,是以25海浬射程設定為犢牛飛彈後繼者,攻擊水面浮航潛艦的空射飛彈(由P-3C反潛機攜帶)為需求,當時的主要目標是前蘇聯海軍浮出水面準備發射SS-N-3大型巡弋飛彈的潛艦,因其場景頗類似捕殺鯨魚經過,所以飛彈的名稱也才被命名為魚叉。

開發計畫於1968年正式啟動,1970年在當時美國海軍軍令部長朱瓦特上將的要求下,將攻擊目標範圍擴大為水面艦艇,同時可由水面作戰艦的標準通用發射架和潛艦魚雷管發射。

對於50海浬的長射程作需其實是在開發合約發包才修改的性能要求,也使得原始計劃使用的火箭馬達因而被省油的小型渦輪噴射引擎所取代。而對於要能使用於艦用標準通用發射架(通常是指單臂或雙臂防空飛彈發射架)和潛艦魚雷管的要求,也等同限制了魚叉飛彈的長度和直徑。不過相當有趣的是,即使是在配備單/雙臂飛彈發射架的軍艦上,魚叉飛彈卻仍然是以圓形彈筒儲存放置,需要發射時才會進行啟封裝填,主要是儲存彈筒有利於生產的標準作業流程,而且也方便運輸,再者彈筒內填充的惰性氣體更是利於艦上的長時間儲放。

開發/製造廠商為麥克唐納道克拉斯公司(已為波音公司併購),於1971年6月獲得合約,1972年10月17日第一枚試射成功,1975年開始進行量產,在整個測試過程,374次驗證發射飛行中達到93﹪的可靠度(進行部署後自1983年起更達到百分之百的可靠度),1977年開始配賦部署服役,空射型軍用編號為AGM-84,艦射型為RGM-84,潛射型為UGM-84。

空射魚叉射程達120海浬,艦射和潛射型為80海浬。彈鼻內裝有一具德州儀器公司製造的ku波段雷達,自動導航儀使用的是16位元IBM 4PiSP-0A電腦,慣性導航設備會控制飛彈飛行至預設位置點,然後啟動雷達主動導向。一般而言,飛彈開啟雷達的時機和位置點,是依照目標的推算船位而定。但是如果僅有目標的方位資料而缺乏距離資料時,就無法計算推算船位,因此在這種情況下,飛彈就會在發射後隨即開啟雷達進行搜索,當然這種方式也會無形暴露飛彈本身甚至是發射艦的行蹤。

最原始的射控系統控制台為SWG-1,後續改良型為SWG-1A,擁有圖形顯示介面,上述兩者均使用於水面艦艇;而非美系潛艦使用的則是EHCLS (容納魚叉指令暨發射系統),美系潛艦則是將魚叉射控功能嵌入Mk 117與CCS戰鬥控制系統。

魚叉飛彈的彈頭被設計成在彈體穿透後才會引爆,以增加破壞的效果,基本要求是至少要足以炸 毀一個艙間;據估計五枚的威力足以讓基輔級直升機航艦失能(四萬噸等級),四枚可使萬噸級巡洋艦(卡拉級)失能,兩枚能破壞巡防艦,一枚則可破壞六百噸等級的Nanuchka飛彈巡邏艦。

水面艦艇配置的方式通常是利用Mk 140或141固定式發射架,每座發射架可安裝四枚裝有飛彈的圓形彈筒,以固定35度角朝上,發射後僅能返港在碼頭上進行裝填。Mk 140發射架重量較輕,17,472磅重,適合使用於小型載台;Mk 141重量較重,而且有緩衝吸震結構,重27,126磅。另人好奇的是至今未曾有垂直發射的版本,不過可使用於單臂的Mk 13/22或雙臂的MK 11/26飛彈發射架,另外也能裝填於ASROC反潛火箭的方形發射箱內,以及由標準的21吋魚雷發射管發射。


各型批次版本介紹

批次1A

軍用編號A/R/UGM-84A是第一代的魚叉飛彈,使用俯衝方式攻擊敵艦,在距離目標約1.8公里處飛彈會先躍升後,再以向下30度角衝向目標。包括後續的批次1B,使用於水面艦艇或潛艦時,其飛彈發射後都會是先爬升1,300英呎高之後,再降低至巡弋高度飛往目標,設定此種飛行模式主要是為了能脫離友軍艦隊範圍以避免誤擊,但是當飛彈爬升時卻也可能因而遭到目標雷達偵測察覺,尤其對潛艦而言,發射時大量的濃煙和激起的浪花,更可能就此 暴露行蹤。然而此項特性,一直到目前最新型式的魚叉飛彈卻仍舊維持保留,至於行蹤洩露的問題, 則是藉由射程的延伸和更富彈性變化的飛行設定路徑來彌補。

批次1B

軍用編號A/R/UGM-84C,本型為提供英國皇家海軍使用,結合更進步的導航組件,同時配合皇家海軍要求配合潛艦運用,可在終端攻擊階段改採維持掠海飛行模式;另一方面,自此型之後的魚叉飛彈,其飛行控制的設計更為精巧,在進入雷達導引階段時,飛彈會變成以彎曲的路徑飛行前進,同時雷達也會隨著配合以間歇性的開啟和關閉,以欺騙愚弄目標軍艦的雷達判別和近迫系統的反應。

批次1C

軍用編號A/R/UGM-84D,藉由改用JP-10燃料(之前使用JP-6)而獲得射程的提升,另外新增可選擇終端彈道模式和改良的電子反反制功能,更進一步增加目標軍艦軟、硬殺的困難度。本型魚叉飛彈不僅可以像前一代以彎曲路徑飛行,還可以設定多個轉向點,並且在各段航程均以彎曲路徑行進,可以更大幅度有效隱蔽發射載台的位置,終端的攻擊也可設定為是要採取俯衝或是掠海飛行。此外, 雷達開啟時搜索的角度也改良為可選擇模式而非之前的預設窄、中、寬三種模式。 配合批次1C的多項改良,魚叉飛彈的射控系統控制台也隨著改良成為SWG-1A,新式的控制台可以在發射前為每一枚魚叉飛彈前設定多個轉向點,最終讓多枚魚叉飛彈由不同方位同時抵達攻擊目標,讓飽和攻擊從數量的涵義再提昇增加了方位的 內容而變得更難以應付。

批次1D

軍用編號A/RGM-84F,沒有潛射型,因彈體長度延長成為174.9吋(批次1C和之前型號為151.5 吋),已無法容納於魚雷發射管。增加的部份可多裝70磅的燃料(原本為100磅),整體重量則由1,224/1,520(空射/艦射)增加成為1,400/1,750 (空射/艦射),彈翼位置則往前移動以彌補彈體長度和重量的增加。而拜燃料增加之賜,也讓射程 再往上提升,達到將近130海浬。這樣的射程延長再加上改良的導航功能,可讓魚叉飛彈在錯失目標(受目標電子干擾或欺騙措施所致)之後能折返重新再次攻擊;另一方面更可彈性運用,讓飛彈先超 越目標後再折返攻擊以混淆被攻擊者的判斷力,理想狀況下還可以折返一次以上成為所謂苜蓿葉式的飛行路徑,使被攻擊者完全被迷惑,無法確定自身是否為目標。據報導指出,本型號的魚叉飛彈在外殼使用有雷達波吸收材料以降低被偵測機率。

批次1G

軍用編號R/UGM-84G,本型號主要是因為批次1D的彈體過長無法部署於潛艦,所以將批次1D的「折返攻擊」模式回溯運用於批次1C的彈體,如此潛艦也就能使用擁有「折返攻擊」模式以及更強電子反反制能力的魚叉飛彈。當然,在缺乏射程大幅延長的前提下,此種「折返攻擊」模式的效能不免會稍有減損,但是考量潛艦能在較隱蔽態勢下,以 較接近敵艦的距離發射飛彈,所以仍有實戰效用價值。

批次2 (魚叉II型或魚叉2000型)

軍用編號RGM-84L,最初原本被稱為批次1J,但在運用新一代數位化技術大幅度改良後,已堪稱第二代的新型飛彈,故而改稱為批次2。本型式的魚叉飛彈引入源自SLAM的數位導航技術,包括全球定位/慣性導航系統(GPS/INS)、導航電腦和軟體,同時輔以來自波音聯合直擊彈藥(JDAMS)的慣性運算單元,因而在已知地面目標座標的情況下,可俱備打擊岸上目標的能力,其圓形誤差公算(CEP)僅有10公尺。

魚叉II型的新型雷達尋標器擁有更佳識別率,足以分辨出在沿岸附近的艦艇。舊型的雷達尋標器之所以不被運用於對付沿岸目標,主要是因為考量飛彈抵達目標區時,被攻擊艦艇的推算船位與可能運動作為,所以雷達掃描必須設定以較寬角度進行,以求最大機率能偵獲目標;然而一般靠海岸越近,則有價值的可攻擊目標數量也越少,因此前幾代的魚叉飛彈並不適合攻擊沿岸或靠岸的目標。

魚叉II型飛彈除了仍保留之前的兩種攻擊模式(距離/方位已知模式和方位僅知模式),還增加了自動攻擊模式和目標更新/選擇模式。在自動攻擊模式下,飛彈藉由GPS/INS的導引飛抵目標區,然後自行選擇最適當的目標進行攻擊;在目標更新/選擇模式下,飛彈可經由資料鏈接收中途目標更新資料,而操作人員還可在接收來自尋標器即時雷達影像的情況下,另行選定攻擊目標。搭配魚叉II型飛彈的射控系統控制台為SWG-1A(V)10/11。

批次3

軍用編號A/RGM-84M。雖然魚叉II型的性能大幅躍進,但美國海軍並未採購使用,而是魚叉II型為基礎再進行GPS/INS以及尋標器等部份的改良,然後再加裝雙向資料鏈,使得飛彈不僅能在發射後更新目標資料,也能在飛行時隨時主動進行縱控。


下圖圖說:1988 年 4 月 19 日在波斯灣受到美軍 3 枚魚叉飛彈擊中的伊朗 IS Sahand (74) 巡防艦。


驚人的銷售成績

以總銷售量超過7,800枚,而且還在持續增加中的魚叉飛彈,不僅是反艦飛彈史中的長青樹,更可說是藉由驚人的使用量而成為另一種標準,除美國海、空軍的多型戰機、艦艇均有配屬之外,其他使用國家及軍種如下:澳洲皇家海/空軍、比利時海軍、巴西空軍、加拿大皇家海/空軍,智利海/空軍、丹麥皇家海軍、埃及海/空軍、德國海軍、希臘海軍、伊朗(伊斯蘭共和國海軍,數量稀少,可 能已將近除役)、以色列海/空軍、印尼空軍、印度空軍、日本海上自衛隊、南韓海/空軍、馬來西亞皇家空軍、荷蘭皇家海軍、巴基斯坦海軍、波蘭海軍、葡萄牙海軍、沙烏地阿拉伯海軍、新加坡海/空軍、西班牙海/空軍、台灣海/空軍、泰國皇家海軍、土耳其海/空軍、阿拉伯聯合大公國、英 國皇家海軍等總共有29個國家使用。

不務正業的魚叉飛彈表兄弟~批次1E和1F(SLAM和SLAM-ER

軍用編號AGM-84E和AGM-84H,兩者均為主要用於陸攻型的飛彈。原始的AGM-84E距外陸攻飛彈(Standoff land attack missile, SLAM)源自1990 年波灣戰爭的戰場緊急需求,在應急情況下,將魚叉飛彈的彈體延長,彈鼻換裝來自AGM-65小牛飛彈的紅外線影像尋標器,再加裝AGM-62大眼魚導引炸彈的無線電資料鏈,並搭配GPS/INS導航系統而成。

在沙漠風暴行動主要由F/A-18戰機或A-6攻擊機攜帶負責攻擊地面目標,為減輕資料鏈負荷,飛彈大多先飛進選定目標攫取區,再由區域內掛載有AWW-13資料鏈莢艙的戰機取得控制並指定目標讓飛彈鎖定自動執行攻擊,至擊中為止整個過程大約 60秒。由於是緊急需求下的產品,所以其實尚未進行實戰測評就配賦部隊使用,結果竟還得到不錯的戰績。

只是臨時的改造畢竟未能考慮周全,延長的前段彈體造成重心偏向前方,使得SLAM飛彈必須維持較大攻角姿態飛行,多少也對飛行性能造成影響,因此也刺激對飛彈進一步執行改良以提升性能的動機。自1994年起SLAM飛彈開始退下戰場,目前已全數除役。

麥克唐納道格拉斯公司於1992年提案進一步改良SLAM飛彈成為AGM-84H距外陸攻增強反應飛彈(Standoff land attack missile–extended response, SLAM-ER)。首先從飛行性能著手,引用來自戰斧巡弋飛彈的伸縮式主翼,使射程獲得驚人的增加,飛行機動性能也獲得提升;其次彈頭改造成錐型鈦合金材質,以增加一倍的貫穿力;原本 由任務電腦、慣性導引單元、GPS接收器和空中資料電腦等多項元件組成的導引系統則全數整合成一個單一的導引導航單元,如此不僅減輕了重量,也節省了空間可供裝填更多燃料或換用更大的彈頭; 此外,彈鼻外型也由圓錐改為雙面剃刀型以更有效降低雨水對紅外線尋標器產生的影響,而新的紅外線尋標器也對雷射干擾反制措施有更好的抵抗效果。

SLAM-ER飛彈於2000年達到初始作戰能力(IOC),而進一步的改良仍持續進行。自2001年 1月起,一項適用於SLAM-ER的「自動攫取目標」(Automatic target acquisition, ATA)的新功能開始測試。在前先SLAM-ER飛彈的操作過程中,操作人員事先必須靠自己的想像排練場景,並且透過飛彈尋標器的影像發現/指示/鎖定目標,倘若現場發生改變,對於操作者的辨識能力就會造成考驗。而在增加ATA功能之後,飛彈內會加裝一套小型硬體模組,透過衛星拍攝的目標空照圖,以及標定瞄準點都會在飛彈發射前輸入儲存於該模組內,在抵達目標區之後,飛彈就會運算比對尋標器影像和預先輸入的衛星影像,並選定相符的特徵當成參考點,如果操作者判別瞄準點正確,就放手讓飛彈維持自動作業完成後續鎖定直奔目標而去;否則操作人員可中斷作業修正瞄準點或甚至改變目標。經由ATA的改良不僅能減輕SLAM-ER飛彈射擊過程的 操作負擔,也能提高對目標判別能力。由於ATA能力並不需要大需改造飛彈,僅需在飛彈內加裝改套件,因此所有SLAM-ER飛彈都經由改裝方式完成性能提升,並賦以新的編號AGM-84K。

2003年,又有一項新功能「飛行彈性」(Flight flex)開始進行測試,將本來SLAM-ER飛彈回傳的「凍結」影像提升成為回傳串流連續影像(原本 SLAM-ER飛彈在撞擊目標前3至0.66海浬處,以每2秒一次的頻率,傳送靜止畫面回任務執行機,供操作飛行員指示鎖定目標),讓任務機飛行員可以對目標現場可以有更完整的掌握,再者即時的影片畫面更提供額外可攻擊移動目標的能力,使SLAM-ER 飛彈成為美軍第一種可攻擊移動目標和重新指定目標的距外武器彈藥。

目前SLAM-ER飛彈的使用者主要仍以美國海軍為主,另外還有南韓海軍和土耳其海軍。


圖/美國國防部、美國海軍、波音公司

推薦要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