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戰後自力研製的第一款密接支援戰鬥機~F-1戰機

2016-02-14|陳東龍

F-1是日本戰後自力研製的第一款密接支援戰鬥機,雖然怎麼看都有英法合作的「美洲豹(Jaguar)」戰鬥攻擊機的影子,但這種疑慮可能要修正,因為F-1的前身,也就是基本設計是來自其雙座超音速教練機T-2,而T-2早在1967年基本設計就完成了,製造「美洲豹」的英法合資公司則是到1966年5月才成立SEPECAT公司。

日本航空自衛隊(空自)的T2是1967年由防衛省提出要求,但三菱重工(Mitsubishi)竟然在1971年,短短4年就將原型機送就上天了,首飛成功。由於二戰後日本是不被被允許可以設計製造自己的軍用飛機,T-2的成功讓美國也大為震撼。

事實上為了規避戰後憲法的限制,日本是先研製出雙座型的T-2教練機,再用所謂「支援戰鬥機」怪名目發展出F-1。就外形上來看,F-1不過是將T-2的後座用金屬蒙皮焊死而已,但對於日本大和民族來說,造型修長優美的F-1,猶如「超音速的零戰」,全國民心士氣達到一股新高峰。

在整個研製過程中,F-1的進度一直都比T-2來得快,這反應出日本人急於發展自己的戰機。但當時的美國對於日本軍國主義仍保持相當箝制,因此時常在關鍵性零組件上做小動作。只是沒想到,三菱重工畢竟還是有著深厚的基礎,足以自行設計並製造許多令美國方面也讚嘆的重型機具及工作母機。

許多人其實不知道,雙座的T-2在試飛過程,有很多次是由同時還處於研製時期的F-1在做伴飛,兩架都還在研製階段的飛機竟然可以相互伴飛,顯然在製作品質上相當值得信任。

1972年,F-1支援戰機正式公開,在當時的日本是極其歡欣鼓舞的時刻,因為老一輩的日本人又燃起多年來戰敗心靈壓抑的情結,而空自更利用這一次的機會在全國各地展開基地開放,每一次都會安排F-1做各種動靜態展示。

本來,大家都以為F-1只不過是所謂的「支援戰機」,但當1979年一架F-1在九州外海試射日本第一枚反艦飛彈ASM-1時,各國才終於驚醒原來日本還真是在玩真的,因為當時這枚反艦飛彈是飛行了80浬,還神準的擊中一艘除役的魚雷艇!

自此,美國再一次對日本實施軍事零件及工業零組件的管制。

1982年,日本防衛廳又提出一種可補強F-1支援戰機的機種,不過在美方重重限制下的預估需求數僅僅24架,但日本藉著政府財力雄厚,執意進行,這個計畫後來進一步演變為下一代戰鬥支援機計畫也就是Next Fighter Support Aircraft,簡稱FS-X。只不過在美國的壓力下,整個計劃還是被技術性擋駕,三菱重工只好持續對F-1戰機執行延壽計畫,使得FS-X案甫在計畫初期便遭遲滯。

不可否認,F-1支援戰機是一架性能平平的戰機,整體性能猶如美製的F-5E/F,甚至在航程上還小輸。但從計劃拍板定案到實機飛上天,前後不過4年,這個紀錄也足以讓三菱重工名列世界航空史之林。

推薦要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