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清楚漢光35號演習

2019-06-10|陳東龍


文/陳東龍   圖/Defense Shutter、中華民國國防部

火力展示不是真正的戰備作為

演習百百種,但對國軍來說,「漢光」系列的演習才是真正的三軍總動員,因為這個系列的演習是聯合作戰演習,是國防部指導主持和督導的,各軍種在過完農曆年後就展開的許多演習,全部都要在「漢光」演習中再一次進行驗證。

今年,是漢光三十五號,演習的規模雖然不是歷年最大,但有許多細節卻是空前的。

例如,今年可以說是全志願役官士兵在實施操演,等同是國防部對各軍種基層官士兵的本職學能進行普測。

其次,今年和以往演習的不同點,還有國防資源與民間整合第一次實兵演練,以及通資電三軍整合。

去年的演習區域放在北部中樞的第三戰區,今年則是為了近一步驗證三軍聯合作戰指管能力,國防部選擇在南部第四戰區實施聯合反登陸作戰操演,也同時藉此驗證作戰指管能力。國防部副參謀總長陳曉明中將在正式預演時還前往屏東地區視導。這次第四作戰區的正式演練名稱是「聯合反登陸、反空降暨實彈操演」。

在飛彈第一的時代,在台灣全力發展飛彈的當前,大家不要以為飛彈可以解決戰術問題,也不要以為飛彈可以爭取戰略縱深!要知道,所有的前提都是要發射載台具備完整的攻擊資訊。如果,我方的資料鏈系統根本無法傳遞戰情,請問這個仗還要打嗎?這是基本問題,更是基本命題!這才是國軍為什麼需要實施三軍聯合作戰演習的理由。如果連基本的戰場管理都做不好,那真的要砍掉重練了!表示前功盡棄...

這次的操演,國軍真的進步了!從國防部本身的媒體,包括青年日報與軍聞社所公布的照片和影片中,國人親眼看國軍演訓強度的增加。其中戰車部隊行進間小間隔超越射擊才真正看出這支部隊確實擁有戰鬥力!那一發發從戰車主砲狂射而出的砲彈,就從前方友車旁不足十公尺的地方飛掠而過!最讓人驚訝與稱許的,是戰車部隊執行這種射擊科目時,還是在行進間實施!放眼世界,還沒有多少國家有信心「玩這麼大」!

下面這張照片是一張影片截圖,是戰車主砲發射的幾微秒後!可以看到砲目線距離前方戰車的距離!在過去,這種訓練強度是不可能的⋯⋯

演習前一個星期,南部部分地區天候狀況極為不穩定,時常是上午大太陽、下午大雷雨。可是在這樣的惡劣天候下,參演的地面部隊仍然全兵力機動。沒有實施所謂的「縮小兵力操演」。

雖然演習前,新任的陸軍司令陳寶餘上將頒布了炎熱氣溫下的限制令,許多人在媒體輿論的慫恿下跟著大罵陸軍培養草莓兵,可是大家沒看到的是,這一次的操演,陸軍主要是驗證快速機動打擊,以及在戰場管理的架構下實施聯合作戰。人員不是要進行長距離行軍和激烈運動後才實施的戰鬥。

講得更明白一點,就是過去時常喊在嘴邊的殲敵於岸際,這次就是要完整的「秀」給國人看。是屬於單純的「火力展示」。

參演的兵力,就是預先想定一個戰場,這個戰場條件就是一次傳統戰鬥下的反登陸作戰。在空中的密集支援兵力展開攻擊之際,岸際反擊兵力是由戰車與甲車實施機動佔位,在敵人準備登陸的地方進行戰鬥。

所有的操演,全部都要由一群沒沒無聞的參謀人員不斷進行計畫、協調,沒有優秀的參謀群,練兵用兵根本無從遵循!甚至可以說,優秀的參謀群,才是用兵致勝的關鍵!可是,這是國防部最無法公開的一部份。而且,也是在媒體上最無法展現的一部份。作戰,不是單純的比較武器性能,那些成天在電視上只會把武器性能掛在嘴邊的,如果有能力為普羅大眾解釋軍隊用兵的計畫與時序問題,那就表示您夠專業,可惜,就是沒有人會說出個所以然。

補充說明一下演習的種類,軍事演習包括訓練演習、作戰演習與火力展示三大部分。

訓練演習主要是各軍種、各兵科進行訓練然後由兵監單位實施普測或所謂「下基地」。也就是注重個人單兵與同一兵科部隊的本職學能測考。例如陸軍部隊所謂的「下基地」,海軍的「主官率隊操演」或「甲操」,或是空軍部隊的「打戰精」或「戰備移防」之類的。這些完全都不是國防部列為可以公開讓媒體或大眾參觀或認識的範圍。

訓練演習之所以重要,是因為隔行如隔山、不同兵種或不同兵科也是無法完全彼此了解,這也就是為什麼要先執行訓練演習,再依序進入作戰演習的原因。

當訓練演習達到成效後,「訓練流路」就開始進入實兵機動操演的階段,例如陸軍的「長青」、「長勝」、「雷霆」、「崑崙」、「聯雲」等演習,海軍的「康平」、「海鯊」、「聯興」,以及空軍的「天龍」等實兵實彈演習。

在各軍完成這些演習之後,這才能算是各軍種完成分練,這才有資格成為漢光演習的參演部隊。

至於作戰演習,也就是國防部主導的漢光系列演習,由於動員兵力與範圍屬於全國性,因此無法實施非計畫性演習,所有的演習計畫都要事先知會各部會,這才會下達演習指令。

在展開演習之前,是一連串的軍事參謀的緊密協調,這才有足夠的能力在國人眼前進行公開的火力展示!

火力展示,顧名思義,就是要將武器的性能與威力表演給一般人看,對軍方來說,這套「劇本」只是練練兵、磨練參謀能力而已,和作戰計畫並沒有絕對的關係。也就是說,國部特別公開給國人看到的火力展示,不是真正的軍事戰備作為。

所以,大家不要看到國軍在海邊忙成一團,一下子打飛彈一下子打戰車砲,然後就大力批判國軍戰術思想老舊落伍。

沒搞過這些大兵力演習的人,不要隨便酸人家,搞不清狀況的,是你自己!

何況,漢光演習主要目的,除了驗證國軍年度戰備訓練與作戰計畫施行之可行性之外,還要顧慮民情和輿論反應。許多場景是為了配合文宣,也為了要讓媒體大大能當現場老大,在人員管制的地方有著特權拿著相機四處遊晃拍到爽,所以有些場景為了配合鏡頭,甚至為了要讓媒體大大不用走太遠,就只好選擇在較空曠的地點,一個沒有隱蔽掩蔽的地方,然後讓戰士們擺擺樣子。

如果,大家真的就把這些軍事作為當成準戰鬥狀態,那本人除了佩服之外實在不敢怎麼樣。因為您真的不懂,不是假的不懂。和您討論再多,您還是不懂。

這次國人自製的「雲豹」八輪裝甲車出場展示火力與機動立,十足代表輪型甲車已經取代履帶式的M-113系列裝甲車。國防部大膽的讓輪型甲車在不平地與沙質地這種過去認為需要更大接地壓力的戰鬥環境中展現越野性能,就是要讓國人瞭解輪型甲車不是許多批評者眼中那般不適合越野。

國道起降在戰略上的必要性

戰備道的意義當然是有其存在的價值,許多人都認為這種利用國道起降的戰術已經落伍,認為共軍的長程火箭、戰術飛彈都足以用佈雷的方式在國道形成阻絕或癱瘓。

這種想定是對的,因為共軍在對台軍事作為上,已經慢慢做了改變,尤其是大規模摧毀的戰術已經不再是共軍對台作戰的主要方式了。以目前戰具性能已足以滿足戰法並影響戰術的情況下,想要大兵力對決來個大決戰,真的很難。

只是,從戰略的布局來說,保留國道起降的戰略空間是必須要的,這主要是要著眼於未來五年與十年後的國防建設。因為空軍下一代的戰機顯然就是F-35系列,而為了要繼續保留國道戰備道的戰略價值,就必須要繼續利用這個得來不易的戰略資源。

另外還要了解一件事,那就是只要我方具備國道起降的戰術布局,共軍對於我方的攻擊目標就會因此增加,相對的,我方所增加出來的被攻擊目標,就等於要攻擊的共軍耗費更多的兵力與火力。在戰略上,是守方獲得牽制主動權。是必要的國防投資。

至於國道戰備道在作戰情況下的殘存性,至少到目前為止,由於我方是屬於被動的一方,因此會遭到什麼樣的攻擊仍是屬於假設,不過現實的情況,國道的六個戰備道路段,既無修護及油彈補給設施,又無警戒安全維護,我方真正面臨作戰時根本無法隨時納入戰備計畫。但對於來襲的共軍特戰來說,卻可以好好利用。

當然,這些作戰條件,也是作戰演練之一,只是國防部沒有公開給媒體。

敵人是隨時都準備要來的,人家敢來就是有準備!但我們準備好了嗎?我們明知要打贏這一場戰爭是不可能的,但並不表示不要去準備打。

有國家就要有軍隊,有軍隊就要有訓練,有訓練就要驗收成果。而演習是驗收軍隊訓練成果的主要方式。訓練是所有軍人最大的福利,因為軍人的本務是作戰。沒有好的訓練,等同讓官兵平白送死!這次的漢光,以任何一個角度來看,國軍的訓練強度比以前強了很多,這是值得欣慰的。

但相對的,我們沒看到的一件事,那就是我們兵源不足的問題,敵人不可能只會從一個地方來,也不可能只用一種方式來。我們的兵力與火力能適時頂上去嗎?這是客觀的事實。

不過,我仍然相信在我們的軍隊體制中,還是有許多戰戰兢兢的軍人死心塌地的付出生命與青春。當前的孩子們,你們的父親,也是這樣端著槍,勇敢的站在國防最前線,在那些兩岸烽火仍未熄滅的日子裡,保護國家,讓你我能在沒有戰亂的時代,安居、樂業、享受沒有戰爭的生活。

國軍整軍經武這麼久,也不是白白在混日子,只要惹毛我們,一樣會讓對方很難看。就算戰爭我方一定輸,但如果贏得多數的戰鬥,至少,我們不會對不起這麼多年來死守中華民國每一寸土地的前輩!

中華人民共和國之所以沒有侵犯中華民國,不是因為有美國人撐腰,而是因為有國軍存在。

本文代表本刊立場

推薦要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