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Royal Navy、Bundesarchiv
一次大戰後簽訂的「凡爾賽合約」嚴格限制德國軍備的發展,1930年10月試飛成功的Ju-52/1M,裝備了一具800馬力的發動機,造型相當不對稱,在當時可以說是全世界體形最大的單發動機飛機。
但到了1934年2月,生產廠Junkers在秘密研發後終於公開了具備三具發動機的Ju-52/3 M。發動機是由BMW廠製作的132T型,擁有830馬力。1934年8月,16架Ju-52/3M成立德國第一個轟炸機中隊,每一架Ju-52/3M飛機裝備13mm機槍1挺,7.92機槍2挺。
從1939年德軍入侵波蘭開始,Ju-52就一肩扛起空中運輸的重責大任,由於機件製作堅固耐用,為這種飛機贏得「鐵安妮(Tante Ju)」的尊稱。從1934年到1944年,Ju-52總計生產了4,845架。
Ju-52在航空史上的定位已不容懷疑,甚至連法國這個慘遭納粹德國侵害的國家,戰後竟還依樣畫葫蘆直接拿Junkers廠的設計圖,1946年到1947年在法國生產了400架一模一樣,只是型號改為T.2B的Ju-52/3M。
西班牙這個愛用德國貨的國家,當然也不會輕易放棄Ju-52這種堅固耐用的大鐵馬,二戰結束後的1945到1952年,CASA飛機製造廠一共生產了170架Ju-52,但型號改為CASC 352-L。
至於德國自己,1949年開始除了接收85架西班牙製「山寨版」的Ju-52(CASC 352-L)之外,Junkers廠在全國各地收集報廢的Ju-52,竟然又組裝出40架可以適航的Ju-53/3M!1957年又從法國以廢五金方式買下一大堆已經成為廢鐵,擺在機場垃圾場的T.2B。勤奮的德國人,在這一大堆廢鐵中,又湊出了33架Ju-52!
二戰後的西德空軍,就這樣使用近半數「山寨版」的Ju-52,總機數達到158架的各型Ju-52。最後一架,是在1975才正式退役,隨即被航空收藏家高價收購。目前世上適航狀態的Ju-52,保守估計還有8架。
2001年12月,聯合國人員在非洲剛果偏僻鄉野處遭當地匪徒綁架,剛果政府派出全國最精銳的傘兵部隊進行營救行動,順利救出10位聯合國人員。
為何會說起這故事?
沒錯,剛果的傘兵部隊就是搭乘2架Ju-52進行空降作戰的。而這兩架,並沒有向國際民航組織註冊。說不定,在世上某個人煙稀少的窮鄉僻壤,還有Ju-52在飛。在航空史家的眼裡,「鐵安妮」的傳奇永遠存活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