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虎小組 Thunder Tiger
文、圖/Defense Shutter
「雷虎」小組的歷史,是值得國人認識的。這個成立於民國43(1954)年的特技飛行小組,第一任的隊長是周石麟中校。在當年的8月14日第一次公開展現飛行特技以來,由於當時的國內環境實在是需要一連串的精神鼓舞,因此這個特技小組便被國人稱為「中國鑽石」。
隔年,「雷虎」小組更是跨海遠征菲律賓,在遠東10國空軍首長面前,與菲、英、美、澳等國的特技小組面前,以4機緊密隊形的低空小轉彎等高難度課目,贏得各國飛行員的肯定。
民國48(1959)年4月,代表自由中國的「雷虎」小組甚至應美國國防部之邀,參加第一屆世界航空會議並擔任表演,而「雷虎」小組的機隊陣容也由原來的4架擴充到破世界記錄的12架。
當時參與世界航空會議的架數雖然仍維持9架編隊,但是光是氣勢就贏過義大利、荷蘭與美國本身的4架或6架,讓在場的國際人士大開了眼界。美國國防部甚至要求「雷虎」小組延期留美1個月,並安排了4場正式的表演,以及39次非官方的表演。這是我國空軍一段相當引以為傲的歷史。
民國56(1967)年,「雷虎」小組換裝F-5A「自由鬥士(Freedom Fighter)」型戰術戰機,取代了過去的F-86F「軍刀(Sabre)」型戰機,以及F-84G「雷霆(Thunder Jet)」式戰機,正式進入超音速時代。
到了民國64(1975)年,「雷虎」小組再次換裝F-5E「老虎二式(Tiger Ⅱ)」戰機,直到民國77(1988)年6月為止。
值得一提的是,在改編入空官校以前,這個以特技表演聞名的「雷虎」小組,事實上的編制仍是屬於台南第1戰鬥機飛行大隊。但當時的空軍總部為了要讓戰機部隊能全心全力應付作戰任務,將特技飛行表演的任務交給空軍官校,而由空軍官校的教官組負責接下這個榮譽的傳統,空官並針對AT-3教練機的單調塗裝進行檢討,後改以「三色飛燕」做為空官與「雷虎」小組AT-3的標準塗裝。
「雷虎」小組的表演編組有7架,加上預備機,共有12架。這些專屬的表演機在外觀上與一般官校教學用的AT-3沒有很大的差別,主要差異在於尾翼上的標誌,不是噴上代表空軍官校的「筧橋」二字,而是改噴「雷虎」。其他的特徵,就是表演機會加裝噴煙的管線。
飛機表演噴煙,其實就是用飛機本身的JP-8(JP-4)燃油添加色劑,再利用加裝的導管,將染色的燃油從噴射引擎的噴嘴後方流出。燃油在經過噴嘴時因噴射引擎的噴氣溫度較高,會立刻氣化,但染料的顏色會在空中停留20秒。
「三色飛燕」塗裝的設計者,為時任空總部的參謀官張國徵少校。
表演登場
雷虎特技小組的表演,一開始就是先來個風風光光的進場,他們昂首步向觀禮台,然後負責解說的另一位雷虎隊員,用很高亢的語氣介紹空地勤組員出場,鼓動現場一陣熱潮。接著,雷虎小組的地面機務人員,也以整齊一致的動作,不讓天之驕子們專美於前。
其實,解說軍官製造高潮也是表演的一部分,因為包括美國空軍的「雷鳥(Thunder Bird)」,海軍的「藍天使(Blue Angel)」等特技小組,每一次的表演也都會有一位在地面的解說軍官,在擴音器前聲嘶力竭的鼓動情緒。但最重要的,他們所負的是第一線的公關任務,也有絕對的必要將國力用軍事表演的方式,向廣大的納稅人證明,軍隊是全民的,是勇猛頑強、是專業紀律的組合。
跑道上,7架AT-3已準備起飛,以3機一組的品字隊形編隊起飛,這是空軍唯一特准的三機編隊起飛。編隊起飛需要高度默契,如何在同一個時間分秒不差的鬆煞車,更是完美編隊起飛的第一步。這種默契,只有平時不斷的精訓苦練,何況以AT-3的翼展來說,三機展開的橫寬已接近跑道全寬,所以各機間的間隔都保持得相當緊。以雷虎的標準,不管是在地面還是空中,各機的間隔要求,就是「人站在機翼上可以輕鬆跳到另一架」!
編隊起飛時,領隊機的滾行過程一定要確實保持在跑道中心線,因為只要偏1呎,左右兩架就會偏出2呎!因為兩邊的僚機飛行員,眼睛是百分之六十注視著長機,只有百分之四十在注意自己的飛機。也就是說,就是緊緊黏住長機,長機上升1吋,就要跟著上升1吋,長機下降1呎,僚機也要下降1呎。
編隊起飛聽起來容易,但請別忘了,AT-3的推重比並不高,而且起飛時編隊每一架飛機都是使用最大推力,只要某一架飛機的發動機出一點小問題,推力小那麼一點點,編隊馬上就會出狀況。而且會立即影響到緊跟在後的3機編隊,危安狀況立刻出現!
雷虎特技小組首先登場的課目7機大雁隊型低空通過,是大雁隊形並噴以紅、藍、白的勝利彩煙,由參觀區正後方高速低空通過!這突如其來從觀眾後方震撼登場的設計,總是可以博得現場觀眾熱情的掌聲。
緊接著,雷虎小組編隊向左轉,以1,500呎、60度坡度,300浬(相當於每小時500公里)的速度,以2G(也就是以2倍的地心引力)實施7機菱形小轉彎。
在編隊轉彎短短的數秒中,就完成鑽石(菱形)隊形變換,AT-3在帶G平飛轉彎中,飛機仍能保持高度、速度不會減小並且持續加速,可見AT-3低空轉彎性能的相當穩定。在轉彎的過程中,7號機脫離編隊,然後一個4G回轉,航線正對著跑道,準備進行單機表演。
單機特技的第一個課目,是倒飛。飛行員進入跑道上方,速度300浬,一進入參考點就輕帶機頭,然後,壓桿、定中、頂桿,雙腳還蹬著踏板,控制方向舵,隨時做細膩的修正。倒飛時飛行員必須克服負G的影響(所謂負G,簡單的說,就是坐雲霄飛車時向下衝的那種心要跳出來的感覺)。
單機(SOLO)的飛行設計,主要是做為低空高速與低速飛行表演的「串場」,彌補編隊在進場與離場間的表演空隙,讓觀眾的目光內,持續出現飛機進場表演而不冷場。
在單機倒飛的課目完成後,雷虎小組的6機編隊由觀眾的正前方,速度170浬,高度1,000呎,以放下起落架開啟落地燈,採箭頭隊形低速通過。為了要達到編隊的完美,擔任表演的機隊勢必要飛的低,也要飛的慢,更要飛的緊,讓地面上的觀眾幾乎是看到機隊裡的飛機是「機翼疊機翼」。
為增強飛行特技表演的震憾效果,擔任特技表演的飛機都是以「和觀眾的眼睛一樣高」的理想標準,做為超低空進行特技演出的高度。就飛行領隊而言,如何保持速度、高度及航向,讓每一次的「PASS」都可以在最適合觀眾的視野中出現,既要飛的「精」,更要飛的「準」。
6機箭形低速通過後,剛完成倒飛離場的7號單機,也正好回轉重新進入跑道上空,飛行員在1,000呎的高度,速度保持300浬,通過參考點後,帶桿、壓桿,進入連續快速滾轉的動作。在這個課目裡,飛行員在進入前,多會先帶桿讓飛機進入一個很小的爬升角度,然後再壓桿進行副翼滾。AT-3並沒有「線傳飛控」這種高級航電來輔助,所以一開始滾轉就會掉高度,轉得越慢,高度及航向就變得越快,但轉太快卻又很難拿捏改出的前置量,所以擔任這個課目的飛行員,第一課就是要學著如何控制最佳的滾轉率。
AT-3在做滾轉,也就是副翼滾時,滾轉週期中有一種稱為「滾轉偶力」的現象,這種現象會讓飛機的負荷因子改變。但也因為這種「滾轉偶力」的影響,飛行員在壓桿做副翼滾時若再加上蹬舵,就要相當小心,否則會因急著改出而發生超G現象。
接著就是六機左桶滾,桶滾並不是一件很難操控的課目,但如果要來一個編隊桶滾,這恐怕就要好好飛、細心飛,更要小心飛了。因為,當領隊的要全神灌注的保持航線,不能隨意增減操控量,換言之,從進入點開始,就要保持精確無誤差。如果進入點不對,輕者偏出表演動線,重者集體進入危險狀態。
編隊桶滾離場後,單機快滾進場,單機快滾的操作重點,在於進入點與改出點高度要一致,航向也要一致。國外許多航展的單機特技都會有這項課目,高度最低的,應算是義大利的特技小組。
單機表演一離場,編隊特技接著上場,這是6機箭形觔斗,是一個難度相當高的立體動作,編隊以450浬空速進入表演場,然後帶一個4G的動作,柔和的向上鑽升,編隊到達頂點約5,000呎的高度,順勢機頭倒下,俯衝加速,完成觔斗動作。
再一次,在從觔斗的底部改出後,編隊在動作中進行箭頭隊形的變換,六機編隊飛行必須依賴團隊的默契、紀律。而飛行領隊最重要的,就是要保持一個既定的航線,同時也不可以出現激烈的操作,因為領隊機只要上下跳動1呎,身邊的2號及3號僚機可能就要做10呎的修正,而最靠外側的4號及5號僚機極可能就要上下跳動50呎了。
同時,領隊也要隨時做風偏修正,因為飛機在做立體動作時,如果面對大側風,一般來說,每一個飛行員都是伸長的右手大姆指,一直在調整操縱桿頂部的修正翼片開關,而左手也隨時在前後移動節流閥(油門),就怕沒編好隊。
編隊離場,7號單機立刻進入,這一次表演的是單機的低速倒飛。7號機在距離跑道還有5公里時,放下起落架,開啟落地燈,讓地面上的觀眾能早一點看到飛機進場。這個課目之所以危險,是因為AT-3機是以最低的安全可操縱空速進入倒飛姿態,速度160浬,高度1,200呎。
雷虎小組一開場就是從觀眾的後方震撼登場,現在第八課目則是由觀眾的正前方直接低空筆直飛過來,表演6機扇形展開。在6機編隊低空逼近時,表演機隊會噴出紅、藍、白的勝利彩煙。一般的空中表演,觀眾只要飛機的聲音大、滾轉看得到、煙噴得漂亮,掌聲就會不停,讚美聲也一個比一個大聲。而這個課目,就能得到這種效果。每一次雷虎來一個扇形展開,那怕噴出來的煙垢會飄到觀眾的身上,但大家不分老少,就是一陣歡呼。
現在,雷虎第7號單機再次上場,這次是做小轉彎,但畢竟AT-3是教練機,不是專司空戰纏鬥的戰鬥機,所以轉彎的G力維持在4G。
4G小轉彎後,AT-3直接帶起機頭進入觔斗動作。「外行人看熱鬧,內行人看門道」,AT-3機完成4G的 360度小轉彎後,直接進入觔斗,顯然AT-3教練機還是有足夠的剩餘推力,世界各國現役的教練機,還真沒有幾架做得出來!
表演不冷場,雙機正倒飛進場,這個課目是各國航展都會出現的,但內行人還是要看看門道!雷虎第5、6號機擔當雙機正倒飛的主角。
雙機正倒飛進場時,是2架飛機編隊進場,在前導機一進入跑道頭上空時,立刻一個壓桿翻滾,然後做倒飛的動作,而僚機則是在前導機完成倒飛時,立刻進入編隊的位置。技巧就是前導機滾轉的同時,僚機也同時加速,但卻又不能超前,而是要緊緊保持在倒飛前導機斜後方的45度的位置。說起來容易,飛起來可是滿身汗!
純飛行基本功的課目登場─單機慢滾!
雷虎7號單機,在雙機正倒飛一離場,立刻進場然後要做這個需要飛行員手腳協調的高難度動作。7號單機進場前就先放下起落架、開啟落地燈,以每小時180浬的速度,進入滾轉動作。
7號機滾得很慢,沒什麼大動作,沒有很大的聲響或音爆,只是很優美的在跑道上空500呎,從跑頭滾到跑道尾。但是,請不要以為這是一個用來充數的課目,這個看似簡單的動作,其實還真不是一般飛行員做得到的!
首先,一般的副翼滾,飛行員都是向左或向右壓桿,可能再加一點順舵,目的只是滾轉一圈,高度掉多少並不是重點,而且滾轉的速率越快,掉得高度越少。但雷虎這個低空慢滾,飛行員不是只單純的壓桿動作,在滾轉的前半圈,要隨時控制推桿的量,不讓機頭掉到天地線以下,而且航向更不能跟著轉出去。而後半圈卻要慢慢向後增加帶桿的量,才不會高度、航向全走了樣。別忘了,滾轉的同時,飛行員的雙腳還精密的蹬著控制方向舵的踏板。
慢滾真的不是簡單的動作,沒有紮實的基本功真是做不到,那些「飛了一口好飛機」的飛行員,不是每個人都敢這樣秀。下一次看到雷虎表演這個單機慢滾,不要吝於你的掌聲,因為這個動作到目前為止,世界上的特技小組,還只有義大利空軍的「三色箭」特技小組表演過!
這是臺灣之光,讓大家喝個采吧………..
這一連串的表演,就是要獲得全國民眾的認同,而表演的壓軸,當然就是炸彈開花這個科目。這個課目可分為向上及向下,美軍的「藍天使」是採取向下「炸彈開花」的方式,而雷虎則是向上與向下都可以操作,這主要要看當天的天候狀況及雲層高。
雷虎小組7架飛機在長機的帶領下,如果是做向上的炸彈開花,領隊機會帶著僚機加速至450浬,在觀眾的眼前柔和帶起機頭,向上鑽升,在高度3,500呎時,各機滾轉拉開。若天候狀況好,第7號單機則是會從「花蕊」向上攅升,同時做垂直的副翼滾。
整個空中操演課目執行完畢後,雷虎小組在附近空域集合,再一次以7機大雁隊形放下起落架開啟落地燈低空通過,然後七架表演機加入機場航線落地操作的衝場模式。雷虎編隊由右依序向外解散,加入內三邊實施落地,檢查落地外型正常後,右轉下滑,將飛機降落在跑道頭500呎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