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自己造飛機 世界各國都在看
1976年初,中山科學院航空工業發展中心(現漢翔航空工業股份有限公司),在美國諾斯洛普(Northrop)公司協助下,開始研發國內首款噴射教練機,以取代自1957年起服役並屆除役壽限的洛克希德(Lockheed)T-33A教練機。
不料,美國國務院並未批淮此項合作案,航發中心只好獨自展開各項設計製造的工作,專案代號XAT-3(X代表試驗性質載台),而中文代號則為「虹翔二號」。國防部亦定型號為AT-TC-3,同時命名為「自強」號教練機。
AT-TC-3的AT代表Attack Trainer(攻擊教練機),亦可解釋為Advance Trainer(高級教練機)。TC則是Tzu-Chiang「自強」英譯的第一個字母。而3則是航發所研製的第3種飛機。至於美方,則是以VTX做為代號。
整個AT-3的研製過程中,較不為人所知道的秘辛是,因為這是第一架由國人自製的噴射機,為了要達到設計要求,就必須要裝備供飛行員緊急逃生用的彈射椅。經過多次研究,選定了英國馬丁.貝克(Martin Baker)廠。而且航發還造了一個全尺吋的座艙段試驗台,在英國進行高速滑軌測試(Sled Test)。這項臺英間,是二次大戰後兩國第一宗的軍事合作案,是經由美國仲介循商業管道秘密進行。
當年擔任機械官的李適彰,對於整個研製過程仍記憶猶新。他說:「設計單位開始發圖,但圖中或多或少會有不明之處,所以在專案辦公室的周圍,總是會看到有人拿著藍圖走來走去,看在其他員工的眼裡,根本就搞不清楚這群人是在設計還是搬家。」
「熱鬧的還不只是辦公室…..」李適彰還記得,「裝配階段一開始,由於型架零件都按圖施工,但累積容差及製造的小疏忽,裝配線上總可以看到設計人員及其他製造廠人員,走進走出相互詢問協調,生產線簡直是『人滿為患』。」
終於,在1980年7月17日首架XAT-3原型機出廠,空軍機號由0801開始,垂直尾翼上的序為則是69-6001。69代表民國69年出廠。6001的6是代表航發中心第6種產品,001則是流水號。
同年8月31日,空軍以「天運演習」為代號,將已出廠的AT-3原型機以地面拖運方式,由航發工廠所在地的水湳拖到空軍清泉崗基地。
雖然明知AT-3的翼展比F-5戰機來得大,但大家萬萬沒想到,AT-3竟然無法通過時常拖F-5出水湳基地的第16哨所,眼看天快亮了,若要再繞回大門,恐怕剛好迎面遇到上班的人車,這對當時仍保密的AT-3來說,軍方很不願曝光。經過協調,為了保密及爭取時效,相關單位硬是將哨所一部分給拆了,這才讓AT-3順利拖行,經過兩個多小時,才進入清泉崗基地。
9月16日上午10時,試飛室主任礬啟健上校(前座)及試飛官李心澄中校(後座),順利將第一款國人自製的高速機AT-3升空,進行首次試飛。升空測試過程中,這架仍在摸索階段的原型機,礬啟健就等不及要讓所有航發的員工親眼看到心血的結晶,還特別由清泉崗空域轉到水湳航發中心上空,政戰部的楊慶炳中校更是在第一時間,用內部廣播系統告訴所有航發員工,全廠男女老少全放下手邊工作,每個人全部跑到戶外仰望著屬於大家的榮耀。就在整個廠區掌聲不斷及高興吼叫的氣氛下,這架AT-3又多繞了一圈,這才回到清泉崗基地空域。
1986年6月,時任空軍總司令郭汝霖上將第一次試飛第一架改裝三段式座艙罩的AT-3(編號0815號),由於AT-3是自製飛機,座艙裡的說明都以中文標註,所以當郭汝霖一踏入座艙的一刻,就很感觸的表示,「飛了幾十年外國製造的飛機,終於有今天能駕駛國人自己研製成功的飛機」。
時任參謀總長的郝柏村上將,在1987年2月20日親自坐上AT-3,做了一趟體驗飛行,但這次飛行卻被冠上政治色彩,有人就因此影射郝柏村故意用飛行來代表自己身體好,還能繼續掌兵符。
完成一連串試飛的AT-3,於1984年3月正式移交空軍服役。至1989年為止,共生產63架AT-3噴射教練/攻擊機(含原型2架及疲勞試驗機1架)和2架AT-3A「雷鳴」單座攻擊機之原型機。